one体育(中国)one体育官方网站

广州One体育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欢迎您!

止庵×赵松:中国的艺术教育是One体育缺失的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3-23 01:58:21    浏览量:

  8月15日,著名传记、随笔作家止庵携新书《画见》,和作家赵松一起,在上海机遇空间,为大家带来了以“我的世界美术馆之旅”为题的新书沙龙。两位嘉宾就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欣赏画作对我们有何作用、如何欣赏画作以及具体分析三位画家(马奈、夏加尔、勒内·马格利特)的代表作,说明了去美术馆欣赏经典绘画作品原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止庵:我有一个体会,就是有些中国人不太喜欢去美术馆,我觉得我们好像错过了好多好的机会。在上海尤其有好多这样的机会,我个人觉得上海是中国展览最好的一个城市。

  我在今年年初去过一次东京,为了看蒙克的展览。展览是从10月份开始的,我去的时候是1月中旬,那个展览快结束了。我在北京先买的票,到那之后在博物馆门口还排了一小时队,进去之后发现展馆专门把那幅《叫喊》的展厅的光调暗,就为了保护它不受损害。有人大概一遍一遍排了六七次队,就为了看那幅画。

  当时参加了旅日作家们的一个笔会,有一个人跟我说日本人有“普遍的向上的审美之心”。我感觉好像很多中国人觉得,读一本书比较容易读,看画好像有一个门槛,好像老有人觉得这个太高深、太难,尤其是现场看画老有这种感觉,就是觉得没法逾越这个东西。

  赵松: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中国的美术教育或者说艺术教育其实是很大的缺失。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以前在美术馆工作的时候,去上海几个最好的大学做展览推广的讲座,现场有300多个学生,我们会在现场做些调查:一年去过一次以上美术馆的举手,没几个人举手;家里有收藏艺术品的举手,一个也没有。

  2004年的时候,挪威的奥斯陆美术馆馆长来上海,到当时我所在的多伦现代美术馆参观。他问我,你们美术馆一年有多少人流量?上海有2000多万人口,当时一年也就两三万人来美术馆,我就撒谎说有20万人,感觉已经挺多了。结果他跟我说,挪威奥斯陆有100万人口,他们美术馆每年的观众流量大约是150万左右。也就是说,除了外来游客,当地有很多人是会反复地去美术馆的,而且比例非常高。

  我当时就问他,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他们的美术馆在教育推广上花了很大的力气,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几乎挨个街区去宣传他们的展览,去做艺术普及的教育。美术馆刚开馆的时候,一年也就2万人的流量,但因为他们持续深入的教育普及活动,10年以后就有了100万的观众流量。

  之前有一次,我给上海某区的中小学美术老师培训班讲课,交流之后,我震惊地发现,这些孩子们艺术的老师竟然都不是很喜欢艺术的,而多是出于就业的原因选择了美术学院的师范专业,读完之后可以到中小学当美术老师。

  我还曾经连续三年给某区的中小学绘画比赛做评委,第一年我们还能挑出来一些有想法的作品,画得很好玩,很有趣,有想象力,完全不守规One体育矩。到了第三年,我们发现,孩子们画的东西几乎全一样了,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完全模式化了One体育,已经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了。这里头有大量的家长、老师要求的痕迹,最后只是署了孩子的名字而已。

  这些年在北、上、广、深,虽然出现了不少美术馆,这些美术馆尽管在做展览、做艺术教育方面也都做了不少工作,但平心而论,跟欧美的那些优秀美术馆相比,它们还没能做到为全民的艺术教育提供足够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引领力,还没能做到能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能经常看到大师的作品,或者优秀的艺术作品。

  赵松:艺术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它跟你的关系就在于,当你逐渐从一个没有什么思维界限的小孩子状态进入到成人状态之后,你的感受和观看的方式是逐渐封闭、固化的,你会是习惯性地在看世界,也就是“视而不见”,有很多的现实细节你都是看不到了,比如说小孩子能忽然看到一只蚂蚁叼着一个树叶在走,但成年人可能通常都看不到,看到了也会觉得很无聊。这跟艺术有关系。现代美术馆的出现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能让普通人也能像过去的贵族那样欣赏到那些旷世杰作。通过这个你会发现,很多时代的感受方式以及艺术家们如何通过无声的艺术来传达时代内心的声音。

  我觉得止庵老师《画见》这本书最大的功劳,就是能促使很多人去看那些他提到的原作。2010年我去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看到一幅高更的原作,当时就把我震撼到了。我以前在画册里看到过这个作品,但当我看到原作的时候,就感觉到真的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动,那一瞬间别人都不存在,就你和这个画。这种感染力,只有原作才会有。

  一个人面对一幅画,就是关于艺术的最基本的关One体育系,不是一群人围着一幅画,再有个导游给你讲。如何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面对一幅画?这就是我从这本书看到的最特别的地方。

  止庵:我想把这个话题往下说一点。具体到我们本人来讲,干吗要看画?其实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看画就没有意义。第一个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有一个审美的认识,这种基本的关于美的认识没法去别处得到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来获得。

  还有一个比这更高的层次,就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首先我们有很多情感,我们要被感动,这是情感的层面,比方说我看梵高的画,他给我的感染力,读一本书都达不到。刚说到蒙克的《叫喊》,它所传达的那个精神,其实是我们一个很长的篇幅的文章都做不到的,它比那个还复杂。

  其实一幅画里有很多东西,很多画家在他们的作品里面,已经把自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画完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写到培根这就不能再写了,因为关于人类的基本境遇的描述在他那里都已经完成了。

  看画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审美的、情感的、观念的这三个层次的教育。我们为什么要看画,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需要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我们需要认识这个世界,同时也是认识我们自己。

  止庵:我觉得我们跟艺术、跟文学的基本关系就是你先得有一个意思,然后有一个人替你说出来,他说得可能比你说得还好,你在那一瞬间就跟他取得共鸣。我觉得这种共鸣其实在美术中更加直接和凝练,它在一幅画里有时候就能概括一个关系。

  我不太喜欢去租一个听的讲解器,我更愿意好好地站在一个画前去看,当然这之外也读过不少关于画家的书,大概知道这是谁,知道这是个什么画,然后在这看,想想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要说什么。对我来讲我认为它是一种必要。

  赵松:其实面对一个好的艺术品的时候,我觉得最好的反应就是自我的一种感受,回到自己的想象,回到自己的体验,这就很好了。止庵老师写的这本书,你从头看到尾,不会看到他有想给你提供一个标准答案的企图,因为他知道任何艺术品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只能以自我的方式去看。

  当然并不是每幅画都会有这个作用,你只有看多了你才知道哪一个人真正打动你。他的作品会突然清空了你的一些知识,让那些知识没有用了。你在他的作品面前会觉得时间消失了。这一点我觉得是艺术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说它能够让日常的时间突然消失或者突然以另外的方式展现。

  人和人的区别是什么呢?不是说谁活得更久一点,而是谁活得更丰富一些,体验得更强烈、更深刻、更独特一些。有些人没法独处,原因就是他很怕自己待着。这是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的碎片化,很多人已经无法作为一个完整的、单独的个体人去存在。而艺术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能够把你从人群中拉出来,把你从永远不会停息的日常化时间里拉出来,去独处。慢慢你会发现你的感受和记忆、人生体验的方式会变得丰富起来。

  止庵:下面我跟赵老师我们俩一起来聊几幅画。这是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一个很有名的马奈的画,叫《阳台》。左侧的黑暗中还有一个人,这三个人脸都是模糊的,他们都是站着的,其实象征了这个世界的固定的秩序。前方的女人坐在这,她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我看着这个人的眼睛发现她看着外边,是想从这离开的感觉,有一种内心的脱离秩序的状态。这一点让我特别受感动。

  赵松:其实在马奈的那个时代跟古典时期的绘画有很大的不同,他有很多的戏剧元素介入到画作中,这种戏剧就是日常的戏剧,而不再跟宗教、传说、神话有关系。画面中的几个人都在一个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却又仿佛彼此毫无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写人在日常状态下的一种貌合神离。

  止庵:第二幅画是夏加尔的《维捷布斯克上空的裸女》,这幅画完全是一个想象、一个梦。但是我觉得这个画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个人实际上跟这个城市完全不是一个比例关系,不在一个空间里。但是我们再看左下角,你会发现这个花瓶跟她是一个比例关系,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个人躺的这个位置就是一个现实的画,但是夏加尔他就愿意这样画,我觉得这就是在夏加尔脑子里的世界,不是我们这个世界。

  夏加尔的画都是这样的,所有的人都在天上飘,他喜欢,这是他的世界。画家的眼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直接看世界的眼光,这个世界实际上有可能是被创造出来、被想象出来的,对于画家来说这个想象的世界可能更真实。

  赵松:在日常生活中人特别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习惯了。我们看那个人特别熟,经常看到这张脸,我们看什么都看不出来。但是也许一个陌生人,他突然在某一瞬间看到你最特别的地方。这就是艺术家干的事,把某个瞬间变成最不可思议的时刻。包括我们看夏加尔的作品就是浮想联翩,他就是在想出神,神游,一个人在跟自己玩,自己在神游,完全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者说所有的现实都不过他神游的陪衬。

  止庵:我们再回到刚才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女人在这个画家的心目中的重要性,她重要到她应该在天上,就是我们像古代人说的“此曲只应天上有”,她不是一个人间的产物。

  刚才那两幅画都是诉说情感的,虽然一个是写实的,一个是想象,但它们都是情感为主的。其实现代艺术是有关联的,慢慢就变成不是诉说情感了,情感慢慢变成次要的了。

  咱们再看第三个画家,一个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创造是个什么东西呢?从根本上说创造其实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东西,就是我们给这个世界增添一样东西。其实这个世界充满创造,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造,就是原来的样子,咱们所有人都是跟猿人一样的,这个世界是创造出来的。

  这个画我觉得它有意思就是它真的把“创造”这个东西特别直观、特别明确地表现出来了。你看一个画家他在画一个人,这个人就随着他的画逐渐变成一个活的人了。本来是画一幅画,变成造一个人,这个里面没有情感的问题,完全是观念的问题。中国人古代一直在讨论的一些问题,如有和无、名和实,都被这位画家揭示出来了。

  止庵:刚才我们讨论了三幅画就是来举例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绘画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既可以跟我们在情感上取得共鸣,也可以赋予我们一种想象力,更可以颠覆我们的固有观念,我觉得其实现代绘画它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还不止这三点,还可以解决很多其他的问题。

  假如今天各位有了一点点想去美术馆的想法,或者去纽约、东京、巴黎、伦敦、柏林这些地方旅行,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去看一个美术馆,作为你们旅行的一个内容,这个活动就没白做。我今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对这个世界上的好东西怀有一点敬意One体育,知道它存在,能够欣赏它,能够通过欣赏有一些人生的收获。

  《画见》是止庵将近二十年在世界各地美术馆观画的体悟写作成的长篇艺术随笔,也是止庵老师耗时最长完成的作品。书中涉及高更、凡·高、马克、杜尚等现代艺术史不可错过的68位One体育艺术家和近200幅作品。在色彩和线条缤纷交错的世界中,作者借绘画作品谈了许多人生、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见解,不是“绘画艺术”题目之下的狭隘画论,亦不肯重复网上随处可查的美术史和画家生平的常识信息,而是深刻、深厚的私人审美体悟。生活中的欣喜与孤寂,在这些文字里,都可以找到出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推荐新闻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