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加强技术攻关、加快完善汽车补能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加大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先进汽车通信、先进材料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智能网联的汽车代表着更先进的新质生产力,它和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绝非简单的替代,而是全方位的进化。”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补能网络的协同,至今仍是新能源用户的最大痛点,相信随着800伏超快充时代的到来,会成为根治用户里程焦虑的最优解之一。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此次演讲的主题是,“加强行业合作,共同解决动力电池寿命问题”。他表示,汽车明确提出了未来长寿命电池的技术与运营目标合理使用周期可达15年,同时汽车通过换电去做大均衡,这不仅有利于用户,也有长期的社会效益。
“十年后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前十名里,将有五家是中国公司。”李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比亚迪、吉利已经锁定两个席位。同时,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中国将会超越日本和韩国。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问题,李斌回应称:“现阶段,价格战是正常的商业过程,但价格战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商业本质,即价值创造,品牌到底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近年来,智能汽车应用创新日新月异,其背后离不开持续演进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到域架构,再到集中式架构,随着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功率密度不断提升,对系统中的芯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由此催生更多需求和市场机会。
纳芯微创始人、董事长、CEO王升杨对《日报》记者表示,芯片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车身域控制器、汽车系统通信、多像素交换头灯、热管理系统到车身中,都需要芯片的参与和支持。可喜的是,目前中国本土的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基本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并能够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大模型的出现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可能。大模型开始从通用型向垂直型发展,智能座舱交互和高阶自动驾驶均能受惠于此。”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指出,2024年将是跨域融合落地的元年,行业有望能够真正实现一芯多域和一芯多用。
谈及大模型,爱芯元智车载事业部总裁龚惠民认为,大模型在云端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和发展。但包括Sora在内其实只是模拟引擎,目前还没有真正地理解支撑这个世界背后运行的物理规律,在复杂场景下会出现因果性问题。“未来的智能驾驶汽车一定会有非常强大的处理核心,通过打破从规控到预测到感知的边界,纳入一个用AI做优化的框架中,驱动驾驶体验在实时性的端侧应用中达到非常好的效果One体育。”龚惠民表示。
同样具备领先优势的还有高阶智能驾驶。“接下来的18个月到更长时间,高阶智能驾驶的拐点会到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分析,在未来18个月到36个月之间,如果能够把所有城市99%的道路、99%场景的智能驾驶,都能做到100公里接管小于1次甚至到0.1次,开车会完全不一样。
如今,华为已然成为智能汽车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员。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介绍,今年华为车BU将实现扭亏为盈,4月份将开始良性正向发展。他还表示,目前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成本偏高,售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才能够使用并获利。
“未来,智驾和智图应该在一起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表示,坚持AI技术和车辆工程紧密融合,会坚持开放共享、创新共赢的理念,坚定地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合伙人,为中国汽车智能化贡献力量。